道:“哥儿,收了剑吧。某非贼,只是个牢骚多的说唱。”说罢,负起三弦,支着竹杖,一路点点敲敲,身影没入了松林深处。只有咿咿呀呀、雌雄莫辨的歌唱声悠悠荡荡穿过松枝和薄雾,越飘越远,终于渐渐不闻——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
=========
结局一
当夜,少侠就在松林里埋了师父和“赤眉大侠”,并为他二人立了墓碑,却只刻着两人的姓名,不铭侠号。
十天之后,少侠回到故乡,卖了大青马和宝剑,烧了劲装和披风,重新穿上儒衫,投入本乡鸿儒门下求学,再也不说江湖事。
一年以后,京城西市,一个瞎子被押解法场,砍了头。他干瘦的脑袋被官衙用竹竿高高挑起,悬在市口,直到烂成了一颗骷髅。
三十年后,少侠已经位极人臣,官至首辅。是众人交口称誉的一代明相。可在月明星稀的夜里,他总会隐约看到有个弹三弦、支盲杖的说唱先生,在阴翳里,咿咿呀呀地对自己唱。
=========
结局二
清晨,少侠骑着马,脚下有两条路——一条是昨晚自己踩出来的,沿着走,就能回到官道;另一条是说唱先生离开时走的野路,在草木间里若隐若现。
少侠看看两条路,松开了缰绳,由着大青马驮着自己,消融在薄薄的晨雾里。
(这算不算另一种形式的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