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是真是假,弄到自己都有点同情他。
不过现在看来,遗老开出来的条件,根本就不像是一个患有重病的家属,不然谁家好人,第一开口就是要吃的。
刚刚还说需要钱来治疗,但是那么多个要求当中,一个说要钱的都没有。
难道是用来给他孙子出院后,补身体的吗?
不过补谁的身体,那就不知道了。
于是,他重新坐了下来,与遗老开始了一番艰难的讨价还价。
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气氛紧张得仿佛能点燃空气。
周益民据理力争,强调遗老的要求不合理,自己难以承受;遗老则不断诉说着自己的困境,希望周益民能理解他的难处。
在漫长的谈判过程中,双方僵持不下。周益民心里清楚,这座四合院的价值确实很高,但遗老的要价也实在超出了他的预期。
他开始仔细观察遗老的表情和神态,试图从中找到突破口。他发现,遗老虽然言辞坚决,但眼神中偶尔会闪过一丝犹豫和无奈。
于是,周益民决定改变策略,他放缓语气,真诚地说道:“老人家,我理解您可能有难处,我也真心喜欢这座四合院。
但您看,您的这些要求,我实在是难以满足。您也知道,现在粮食和票据都不好弄,我也是费了好大的劲才积攒了一些。您能不能再考虑考虑,稍微降低一下要求?”
遗老听了周益民的话,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缓缓开口:“年轻人,我也是没办法啊。
我家里出了点急事,急需这些东西来解决。这样吧,粮食我可以少要一点,但票据不能再少了,这已经是我的底线了。”
周益民见遗老有所松动,心中一喜,但他仍不满足,继续与遗老周旋。他提出可以用一些其他的物品来代替部分粮食和票据,比如一些紧缺的生活用品。
遗老听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