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立法局,显然就是港督的一言堂,不过这也正常,在港英政府期间,港督这个职位,就是皇帝,而布政司司长就是宰相。
但是,一直到1983年后,时局发生了变化。
鬼佬就开始搞事情了。
立法局就开始酝酿着变化。
从阿华的汇报中,关祖看到了大国之间博弈。
鬼佬为了在未来能继续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在这个半岛的利益,在撤离前的这段时期,开始对布政司、财政司、律政司进行改革。
关祖这时候才想起来一件事——教育的改变。
这件事关祖前世是有所听闻的,在撤离之前,鬼佬就开始更改:规定————每个学校都可以自己制定教材,拥有很大自主权,而无需被上面所限制。
倒是立法局的演变,关祖一点都没听过。
而现在,他正在经历这场演变,一下子就感觉到了其中的关键点。
或许!
鬼佬所有撤离前的改革,最重要改革,应该就是——立法局的改革!
从立法局出发,控制司法,然后控制整个城市的运行。
立法局,就是关键!
重中之重!
核心!
有了这个认识,关祖继续听阿华对立法局的资料汇报时,一下子就变得高屋建瓴了起来。
发现了很多以前或许发现不了的地方。
1984年,鬼佬就开始准备了「代议制」改革计划,然后在1985年首次进行了选举,选举产生12名民选议员(非直选),而1991年也就是今年,鬼佬增加到了18名直选议员。
按照原来的历史,在未来,鬼佬还会一步步动作,1993年第一次自行选举产生了立法局主席,与行政局分离;1995年的立法局选举取消了委任议席,使全部议员由直选或变相直选产生,立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