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不多,也就没有太在意。
等到月中,彭荣轩在晚上吃饭的时候想顺便问两句孩子的校园生活,忽然注意到一件事,自己下意识打开的软件竟然是微信。
没打电话,没发短信,没用qq,手指按到的是微信。
彭荣轩这一刻愣住了。
然后,他问完孩子的大学适应情况,又问了句额外的事情:“你班里同学用微信的多吗?”
“多啊,大部分都在用,还有班级群呢。”
彭荣轩看着这个答案,思考一会之后再问:“为什么用它?”
“省事啊,方便啊,别的也没什么了。”
彭荣轩皱眉不已。
次日,他就专门了解了这款软件的情况,得知它是来自百晓生创始人俞兴新孵化的内部项目,定位是校园大学生群体。
彭荣轩在仔细琢磨之后去找同事讨论这个事。
但是,他在打开自己手里的苹果商店展示相关评论时,忽然注意到一个细节。
“我记得我第一次下载的时候,这个软件里的评论数量大概是800条,现在也就两周的时间,评论数量到4000条了!宋彤,你知不知道怎么大概计算苹果商店里的软件下载量?”
宋彤不清楚,但她知道哪位同事了解这方面。被拉过来的孙黎阳面对问题,很容易的给出经验之谈:“4000条,这种通讯工具类的软件,下载和评论估计在30-50倍吧,唔,可以取个中间值算40倍,每1条评论就是40个下载量。”
两周时间的数量增长变得一目了然。
3.2万→16万。
5倍左右的增长!
三个人看着被彭荣轩顺手画出来的图,瞧着一条积极向上的增长曲线,心里都有一种淡淡的异样感。
“这个微信做校园,对标飞信,是不是增长的有点快了?”宋彤迟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