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后续就不再仅仅是理论了,可以用实验进行验证,也就达到了《源点论》验证的目标,甚至以此研究出一些高端的科技。
张硕想想都感觉心潮澎湃。
后续的一个月时间,他还是淡然的继续正常生活,有时间就做ns方程奇点论证的研究。
这个研究也同样是论证奇点,其中的方法可能会对寻找电磁力和引力的关系有帮助。
一个月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情。
比如,项目评议委员会确定撤销cp组项目评议,登上了舆论的热点话题,话题只持续了好几个小时。
汪进希望能以此‘退隐’,但他接受采访的视频,却持续挂在各大舆论网络平台中,还吸引了很多的点评。
可以肯定的是,以后提到‘汪进院士’的名字,就肯定会和‘不值一提’联系在一起。
这绝对不是短时间能洗掉的。
另外,计算中心也准备在年底对于大型实验偏差分析算法进行第一次整体测试。
整体测试,也就是输入真正的实验数据,来进行复杂性的分析。
计算中心对外发布了信息,但就和想象中的一样,他们的风头都被做实验抢过去了,很多人注意到测试信息,只是感慨计算中心的效率。
核子组织的计算机项目组,才刚刚完成了立项并召集团队进行研究,而计算中心已经拿出了程序。
进度对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如果没有cp组的实验,计算中心肯定会成为高能物理界的主角,可惜没有‘如果’,很多人对大型实验偏差分析的关注都源于——
粒子对撞实验的未知物理现象,和强磁干涉超子衰变的粒子运动偏差,是否是同一物理现象?
如果是同一物理现象,那么需要探讨的就是为什么两个实验能够制造出同样的未知力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