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的人并不多。
每一个做提问针对的也是最难的点,他只需要把最难的点再讲解一遍就好了。
这让讲解工作变得容易。
在提问上,学者们也有要脸面的,大家都是来听讲座的,都是教授、研究员级的人物,可不好意思问一些简单问题。
有些地方没弄明白,发现其他人理解、自己不理解,就不好意思站起来提问了。
否则,岂不是说明自己水平不高?
有些地方没弄明白,也趁着中午时间讨论过,有的人好多地方都没听懂,干脆找周永昌、杜斌等二院的人要讲座视频。
提问的人很少,要视频的人却有很多。
张硕的答疑就比想象中轻松太多了,他重新讲解了几个最难的点,礼堂就没有人再提问了。
讲座,到此结束。
在讲座结束以后,一大群学者围着张硕,都对于他的研究非常赞叹,“这个研究应用价值太高了,我们可以以此升级气动力模拟体系。”
“高压测试也会更精准。”
“如果用在气象预测上效果更好,我相信过不了多久,天气预报都会变得更准。”
这个说法让不少人笑了出来。
什么气动力模拟系统、高压测试,又或是其他工程领域的应用,距离其他领域的人就有些太远了。
天气预报,是每个人都会注意的。
天气预测的应用惠及的是所有人,听起来就感觉很亲-民。
航天二院的薛渊院士,则谈到想和张硕进行算法上的合作,“我们所要升级气动力模拟系统,其中ns方程的数值计算,也就是核心算法,张硕教授你来做就让人放心了。”
周永昌和杜斌默默摇头。
张硕不出意外的摇头道,“薛院士,我可没时间接算法项目。”
“我进了高能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