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岁!和我的孩子一样大!”
“缪斯,你看了那本《追忆似水年华》吗?”
“《追忆似水年华》?那是什么书?是哪位文学家老师的新作吗?”
“是的。不过那位文学家并不是我们法国人,而是一个日本人。”
“日本的文学家?海蒂,伱什么时候喜欢起东亚文学了?听说那边的风俗和我们完全不同,他们的很难让人理解吧?”
“不不不。这本书写的是一二战时期的法国,你真该好好去看一下。你曾经不是说要是有一本能写那个时期的爱情就好了么?现在有了!完美契合你的需求!”
“真的吗?!我马上去等等。你刚才是说,这本,是一个日本的文学家写的?”
“没错!这位北川秀老师的《失乐园》拿了去年的龚古尔文学奖,上一本作品《伊豆的舞女》还入围了诺贝尔文学奖呢!”
“这么厉害吗?那我马上去看看!”
类似的对话在法国各地频繁出现,整个法国文学界仿佛地震般,难以估量的轰动影响令许多本土文学家都感到惊愕。
一时间,大家讨论的话题都与《追忆似水年华》相关,一传十,十传百下,越来越多的人纷纷赶去书店购买它。
4月2日上午因没有宣传海报而没怎么卖出去的《追忆似水年华》,在下午和晚上疯卖不止,佛系的巴黎大学出版社也没料到它会吸引读者到这个地步。
巴黎大学出版社以《北川秀集》的数据为参考,当天发行了《追忆似水年华》共30万册,其中25万册进入市场,5万册做储备。
没想到这30万册还没到晚上10点,就已全部售罄!
面对庞大的读者群体的需求,巴黎大学出版社不得不紧急联络发行部、印刷厂,让工人们加班加点,以最快的速度再赶制一批新书出来!
一向悠哉游哉的法国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