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周围的邻居,其他家的人,以及他们的佃户,不少人带着孩子上门拜年。
家庭条件好点的,带的礼物丰盛些。
一般人家也会带碗饺子,许家对佃户不差,至少能让他们过年好好吃上一顿。
一碗饺子换两个红包,佃户高高兴兴离开,新年第一天对他们来说就赚上了不少。
许青云同样和许青石一起到了别人家。
主要是回礼城内的大户,以及许家的一些亲戚。
此时不管他们什么身份,见到大人都要行礼,然后领取个红包压岁钱。
钱是不多,代表的却是喜庆。
这种过年风格,在后世城市内已经很难找到,后世越往后,过年的时候年味便越淡。
特别是鞭炮声,在这个时代一直不断,家家户户都在放。
整个小城内都弥漫着一股鞭炮的硝烟味,特别好闻。
“爹,娘,我走了。”
大年初七,许青云来向父母告辞,母亲脸上带着不舍:“不能等过了十五再走吗?”
“不行,站里有事,我要回去处理。”
许青云出来的时间已不短,站内又出了点事,确实需要他回去处理。
“工作重要,不过一定要注意安全。”
父亲许家铭轻声说道,他没有任何挽留,但表情和语气中同样展现出了不舍。
儿子还小,一直在外,他们做父母的说不想绝对是骗人。
“爹您放心,我会保护好自己,你们也是一样。”
过年期间,许青云在父亲和大伯面前,提起过好几次他的生意,得知许青云生意那么赚钱,两人同样很是惊讶。
之后许青云又说,以后生意做大了,还是希望二老能够过去看着。
马祥顺和许富忠再是自己人,也没有真正亲人可信。
现在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