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柳微车的刘主任一听夏天这话,顿时激动了,这是有门啊!
然后他就有点激动的说了一堆,但夏天听了无非就是老套路,就是半个代言人,半个纸媒广告这些。
说起来,有用肯定是有用的。
但夏天觉得远远不够,这也不过就是学人家燕京吉普的一些套路。
只不过他们是狐假虎威,扯自己的虎皮做他们的旗。
而柳微车,或者说五菱,则是想要走正规程序。
但这不够,远远不够。
虽然说现在国内还不算富裕,远远不算。
但正是经济即将腾飞的前夕,二度下海潮也即将出现。
这确实是类似面包车、微货这类车崛起的时候。
人民需要这种车,人民致富需要它们!
而且,还是有一部分人,咬咬牙愿意买下这么一台车,去拼搏一把,去发家致富的。
自己需要的是,打响五菱的品牌,直接让他们少走多少年弯路。
虽然生产汽车需要“准生证”,但造车是个大产业,能带动当地经济和就业,所以各地都会进行运作~
原时空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全国已经有八家定点生产厂家了。
但最后依然是五菱胜出——登上《福布斯》封面,单月销量破十万。
自己确实只是加速他们的发展罢了。
于是,夏天思索一番,开口道:“不够。刘主任,我觉得这些还不够。”
刘主任有点愣住了:听这意思,肯定是愿意的,但是不够是什么意思?还能做什么?
夏天道:“你们这个方案,也不过是拾人牙慧。在我看来,五菱想要打响名头,直接在全国人民面前喊出自己的名字,这种肯定不够。”
刘主任人都傻了:我们没想在全国人民面前喊出自己的名字啊?那也太狂了吧?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