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怎么吃香。
说起来,在七十年代之前,香江这里国语歌才是主流,而且语言也是说国语的。
至于现在主流成了粤语和粤语歌,那肯定离不开搅屎棍子大英了。
七十年代《狮子山下》一歌之后,音乐主流开始向粤语偏转,期间也流行过摇滚之类的——六几年披头士来香江演出过,迅速带起香港新一代青年玩乐队的热潮。
那时候英文歌成为“时代曲”之外更具时尚活力的象征。包括后来的温拿、玉石、新特乐等乐队。
日后香江乐坛大红大紫的巨星:泰迪罗宾、许冠杰、谭咏麟、钟镇涛、林子祥、叶振棠都源自于此。
而到了八十年代,国语歌在这边就没有什么市场了,一般都是岛上火了之后传过来的唱片。
这个时候香江成为了亚洲的金融中心之一,经济大发展,商业也繁荣。
商业催化下,歌坛迅猛发展,几个电视台也推出了各种榜单,什么十大金曲、十大劲歌之类的。
谭张争霸就是打榜打到了极致,打下线去了~
所以,夏天不建议王霏一个刚出道的新人挑战大众的潮流。
以后成名了,等内陆发展起来,再出国语的不就完了。
当然了,在王霏心里这都是次要的,毕竟这歌就是唱着给夏天听的~
……
这头刚唱完,电话就响了。
阿荣离得近,接了起来,嗯嗯啊啊的还笑起来了:“……好好好,谢谢支持。好,我把叫夏天来!”
阿荣对看过来的夏天一扬下巴:“接电话!”
“谁呀?”
“我的歌迷~”
夏天一接电话——米兰。
米兰几句好话,把阿荣哄得找不着北。
夏天:还歌迷呢?!
你那些签名的海报,估计最后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