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的米加山。
比韩三哥还大一岁,78年参与创建北京电视台,成为首任开播导演,日后拍了《渴望》的鲁小威。
怎么说呢?
这都已经是各电影厂之中中流砥柱的人物,带薪参加进修来的,学制一年半。
而进修班老师之中,有一位谢飞,比三谢导演小一辈。后来拍过《香魂女》和李安的《夜宴》一起拿了金熊奖。
谢老师的父亲是岩安五老之一,很有背景的。
夏天觉得自己这进修班算是来着了~
还有人觉得不应该上学,年轻!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圈子和人脉……
而进修班的课程也是非常紧密的,各个镜头怎么切,机位如何埋,场景如何处理,根据环境、剧本、角色心理、光线来处理镜头……
这些,属于拿钱吃饭的手艺。
在胶片时代,后来的各种技术还没有呢,都需要看个人的手艺。
这时候一个摄像助理都见功夫。
像是摄影系的,他们上来已经练了半个多月盲换胶片了,还将继续练一两个月。
那胶片盒1000尺一盒,摄影机上的则是400尺一盒,需要规定的35秒内,黑暗中盲换下胶片,往里再导入400尺,快速一喷镜头,然后e on a(开始拍摄)。
胶片当然不能见光,一曝光就废了。
一部电影,一共多少尺胶片?
按一部电影90分钟算,也就是5400秒,摄像机每秒24帧。
电影都选择35mm拷贝,大约2000- 3000左右,一盘胶片掐头去尾,大概能拍4分钟。
不算冲洗、拷贝费用,光是胶片这就是4.5万-6.5万左右。
废片率用非常牛叉,降到最低的3:1,大约也要15万-20万。
没工夫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