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婀娜多姿、活泼新鲜,称花旦。
《当代》以其理直气壮,称正旦。
《十月》以其清新潇洒,称青衣。
文学期刊“四大名旦”由此得名,并广为流传。
像是《收获》,是巴金老先生背书的,创刊号发表了老舍的《茶馆》,这起点也忒高了~
除此之外,还有《人民文学》《钟山》《天涯》……
《人民文学》是“国家队”,开国一个月就创刊的杂志。
首任主编茅盾先生请教员题词——“希望有更多好作品出世”。
《人民文学》八十年代曾创下过月发行量186万份的佳绩,到了千禧年的时候,就跌落到最低只有1.7万份。再往后,那就属于“行业秘密”了。
《十月》有请,夏天得赶紧去啊。东兴隆街一栋旧式木楼……
编辑很热情,唯一遗憾的是,惊鸿客老师的身份已经公之于众了,至少燕京的文学圈子已经都知道了。
没能起到效果啊!
夏天本来以为把自己叫去,是要改稿呢。
没想到也没多大事,夏天半个小时就把稿子通过了。
其实也没多大毛病,主要是这年头改稿也算是作家的福利——公费出差,供吃供住有补助!
这要是外地来的作家,不改个半个月绝对不算完!
夏天自然没那个心思。
他最近还有很重要的事要忙——香江那边的安排终于要动一动了!
两个多月前霍莉莉父女因为司机鸣笛吓到了驴,还是夏天把狂奔的惊驴给拉住的呢。
也是那时候,他认识了霍家父女,主要还是霍莉莉。
人家霍生什么身份,自己这点小事也不足以站到他面前耽误时间。
主要也没到那种交情……
而他们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