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对话,在近些天围绕首钢很多地方都出现了。
虽然对于这件事,褒贬不一,但大家在一个观点上还是很一致的:不光外国人有服装,我们劳动人民的服装一样美丽!
这种概念,就是夏天通过那些朋友的宣传,默默引导出来的。
过去当然没人在乎这个。
好不好看,大家还没有那个条件讲究那个。实用、耐用、有的用才是正经。
但现在既然外国人老来展览,那咱们可得计较计较了。
现在毕竟还是80年,不是后来一致媚外的时代——外国的屁都是香的。
现在的人民精气神十足,也有心气。就是不服!
这是第一步的,群众基础造势。
还要继续,潜移默化的,隔几天就提一提,加深印象……
这天夏天去了歌舞团,被副团王姨给逮住了,问他:“怎么最近好久都不来了?”
夏天刚帮一位姨姨伴了舞——舞伴耽误了没来,夏天顶上配合练习。
夏天还行,有点天赋,能找到那种韵律,身体条件好能配合得上。
面对王姨的质问,夏天也叫苦不迭:“王姨,不是我不来!我一来她们就又要唱歌,又要听音乐,又要伴舞的!”
他一拍大腿:“刚才有一个更过分,要我到食堂吃一顿给她们见识见识?我又不是马戏团的猴子!”
一边几个偷听的阿姨都笑喷了,被王姨挥手赶走。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回头跟她们说,哪有这么过分的!”
“就是就是!”
这次夏天来,是来蹭“门票”的。
有一个“新星音乐会”在首都体育馆举办,是《燕京晚报》主办的。夏天这不是要蹭一蹭嘛。
当天下午,夏天就去了,后台票~
别的倒也就罢了,但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