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厚厚一层,安西铺路用的沥青,足够用。”
“就连跟着那一百万壮劳力来的媳妇子们,也很得用,驰道两旁的树都是她们种植的,她们用了一年多,就在各绿洲垦了十万亩麦地和五十万亩地。
而今啊,安西最大的产业就是布纺,千人大纺就有十二个!
洋匠们又发明了一种水力多锭联动的纺纱机和水力织布机,现在织布的效率比之前提高了数十倍。
咱安西织坊织出来的布不仅热销全朝,还远销南越、北幽国等.”
护卫队成员又是一通惊呼。
一年就来了一百多万的劳动力!
听听这动静,就知道这些人有多能干。
护卫队正细细体会着故土新收后,这一年半时间发生的变化。
一万三千多洋商,却觉得眼睛都不够看的。
稀奇。
看什么都稀奇。
来自奥斯曼帝国的商人,眼神晶晶亮。
要是能学到这一手在沙漠中种树成林的本领,那还得了?
还有这种黑黝黝的沥青路面,是真的好走!
商人的嗅觉最是灵敏,他们从中嗅到了巨大的商机。
沿路,不止有绿荫驰道可观赏。
往来数次的威尼斯商人马尔科利,最有发言权。
绿洲与绿洲之间,每隔八十里路,驰道附近就有一处可供人休息补给的驿站,驿站隔壁配套的是哨所。
每个驿站,都建得很大。
砖瓦结构,四周砌了高高的墙。
前院种了各种应季的果树。
后院的草场都有好几十亩。
还在草场四周修了马厩和牲口栅栏。
有新鲜的牧草供给。
这回来的一万三千多人,和他们随行的车马,每个驿站都住得下。
就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