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
两年时间存货超过了五十万册。
果然。
可以自行出墨且笔尖有硬度的自来水笔一经推出,就甩了欧洲的蘸水羽毛笔十几条街。
三种材质的自来水笔让洋商们各种试用。
但凡用过的,都对这个伟大的发明赞不绝口。
“上帝是不是知道我忍了鹅毛笔好多年,终于派这个自来水笔来拯救我了?”
“好用,一管墨写了满满十几页都还没有用完,给墨十分流畅,墨水颜色也很均匀。”
“什么?你说鹅毛笔更便宜?你算算一只鹅毛笔才能用几回?”
商行的客户经理逮着这句,迅速接话:
“是的呢,我们的黄金玉笔可以用上百年!折算下来,一支笔一年的费才二两银,一支金玉笔最少能传三代人!您道划算不划算?”
还别说,你还别说。
被这个商行的客户经理算盘珠子一扒拉,制作成本不超过二十两银的金玉自来水笔,变得更炙手可热了。
再看看每支自来水笔配置的檀木笔盒,那精美的雕工和散发着的木香,妥妥的送人上等礼品。
数万支,半个时辰就被订购一空。
五十万册记事本也不遑多让。
抢得差点打成狗。
主要是欧洲此时的书写用纸,还依赖于从埃及进口的莎草纸和羊皮卷。
莎草纸和羊皮卷的制作工艺复杂,成本很高。
批发价才一两银记事本,不比莎草纸和羊皮卷更有性价比?
制作成本这几年被一控再控的楮皮纸,还因制作出口的记事本又涨了一波身价。
笔和本有了,墨水怎能少得了?
墨水不好运输也没关系,汉人皇帝都说好用的油烟墨条可以有!
一不小心,新品发布会的首秀就掏空了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