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以为,她是要你去出版社那里推销自己,主动投简历?”
王子虚不是这样想的,但他构思的行为性质上差之不远。
“不需要那样的,”安幼南说,“文人毕竟是文人,要遵循高雅圈子的玩法,不能太露骨,有个成语叫什么来着?怎么卖自己来着?”
段小桑:“哪有这样的成语?”
王子虚说:“待价而沽。”
“对,待价而沽,”安幼南说,“要摆出待价而沽的姿态,傲慢、自大、游刃有余地亮相,让出版商来发掘你,这样才能开到好合同。”
王子虚问:“所以,在哪个场合亮相,才能让出版商关注我?”
安幼南伸出一根修长手指,在空中一点:“你问到关键了。想要找到那种场合很简单,求我啊。”
“求你了。”
“只要能求我……你怎么这么容易就答应了!?”
王子虚认真地说:“我不想《石中火》失败。”
这是唯一的原因。
他不想《石中火》没人看。没有作家情愿呕心沥血的结晶没人看。
说什么“藏之名山”“留给后人”,只不过是用来宽慰自己的漂亮话。
的生命在于传播,在于活在人们的记忆里。作者将生命的一部分分给了故事,这故事就是他生命的延续。
段小桑的一番话后,让他认识到,“作家的责任写完就结束了”这句话,究竟有点空。
石同河因为他本人的缘故,就给他的书使绊子;文协那帮人为了给石同河张目,为了打压他本人,就针对他的书大放厥词。
在别人哪里,人就是书,书就是人。
他自己又怎能分开?
如果因为这种事,让《石中火》无人问津,是他的罪过。
“我希望有很多人来读这本书。为此,我愿意做任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