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着急插快秧了,站在老者身边,一株一株慢工出细活儿地插苗。
他笑了笑:“瞧您说的,谁还不是个寻常百姓?就拿种地来说,何时拔秧苗,何时插秧,何时收稻谷……皆是学问,是在诗书上学不到,却真正利国利民救济苍生的大学问。”
老者道:“少搁我这儿巧舌如簧,我不是我那个三言两语就给忽悠得找不着北的傻徒儿。”
陆沅绝口不提是小牧童给自己指了路,可聪明如老者,又怎会猜不出?
陆沅没否认,而是问道:“在我和我爹之前,还有别人忽悠过您的傻徒儿吗?”
老者顿了顿:“你爷。”
陆沅:“……”
那不是我亲爷,至多是个野爷。
梁帝也是个妙人啊,那么大年纪了,忽悠一个小牧童,良心不会痛么?
这位子午先生更是妙人,他都没自报家门呢,他便已经猜出他的野爹是当朝太子了。
陆沅的目光落在老者腰间的酒葫芦上:“您也爱喝酒,巧了,我那儿有两坛上好的烧刀子。”
“不喝。”
老者拒绝。
陆沅不气馁,继续插秧:“您看,我爷爷来过了,我爹和我也来了,他们是当真钦佩先生的为人,仰慕先生的才华,想请先生出山,为百姓效力,先生不是当大梁的官,是当黎民百姓的官。”
老者道:“都说了我没那么大的本事。”
陆沅:“没本事的官儿多了,不差您一个。”
老者冷冷地看向他。
陆沅面不改色:“晚辈的意思是,您切不可妄自菲薄,低估了自己本事。”
老者:“……”
陆沅提醒:“您的秧苗插歪了,一把年纪,怎么连秧都插不好呢……还有不是我说啊,我七岁养的蚕,都比您徒弟养的好了,您这师父的咋教的?听说您是巫山的,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