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请道友解答。”
“世俗大多数人是一境三重,因为他们的功法顶点只是求突破炼神返虚。”
郁华见顾温还是有些云里雾里,又道:“修行就是打造水桶,最合适是一个境用两块木板如卯榫坚固。但有人造出来的木板两块不够大,于是便用本应该是下一层的木板补一下,如此类推下去。”
顾温顿时了然,原来是偷工减料。
就跟前世起房子一样,许多房子其实是不符合建筑规范的,但还是可以平地高楼起。
“我们觉得是一境二重,唯有炼虚合道一字一重,故此有真君之名。”
郁华如往常一样为顾温耐心解答,凡涉及修为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从返虚期开始就可以冠上真君之名,但许多人都只能停留在返虚期,合体期十不出一,大乘期凤毛麟角。想要搬动这山得上大乘之上,即为悟道境。”
“敖前辈是什么境界?”
“大乘期。”
顾温暗暗记下琢磨,他对于此前的一些疑惑得到了解答。
真君之强弱为什么这么大,自己能杀,敖汤能随手捏死,乃至更水一点能让他们一群年轻人乱拳打死。
但如果不看道基,只看四境就可以获得解答,大乘期捏死一个返虚期很正常。
忽然发现少了两重境界,从炼气到大乘一共九个境界,加上一个道境也才十个。
他问道:“还有两重境界呢?”
郁华回答道:“那并非两重,而是两条不同的道路,得道与合道。现在的你无需过多了解,只有到了九重道基才有资格考虑,而九重圆满足以成仙。”
“若我九重圆满走出成仙地,还需要按部就班修行吗?”
顾温神情颇为认真,若是其他人问又或者询问他人会引人笑话,但郁华不会笑顾温,反而也很认真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