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因为它承载的礼义精神。”
“这只碗经历过不少波折。”陈阳的声音变得沉重,“八国联军入侵时,赵家后人宁可舍弃金银珠宝,也要将它藏在井里。当时老太太说:'金银可以再有,但这碗里装着的是祖先的品格,丢不得'。”
“抗日战争时期更是惊险,”陈阳继续道,“军阀三次搜查赵家,赵家人又将它埋在菜园中。有一次差点被发现,赵家的小媳妇竟然抱着孩子坐在埋碗的地方,任凭他们如何威逼都不起身。”
“每一次都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在保护它,”陈阳的眼中闪烁着敬意,“因为在他们心中,这只碗代表的不只是一件古物,更是华夏礼仪文明的传承。”
“解放后,赵家后人曾多次被博物馆邀请捐献此碗,但他们坚持要等到合适的时机。”陈阳轻抚着茶碗,“直到前年,赵家最后一位传人决定将它捐出,她说:'这只碗应该让更多人看见,让这份礼义精神传承下去'。”
冯·霍恩海姆夫人听得入神,双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光,她轻声赞叹道:“这确实体现了华夏文明中'礼'的真谛。这样的传承比任何珍宝都更加珍贵。”
“是的,”陈阳点头道,“这只看似朴素的茶碗,见证了几百年来华夏儿女对礼义精神的坚守。它告诉我们,真正的礼不在于形式的华丽,而在于内心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