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工作仍在持续,战车国团队的专家们如同精密的仪器,对每件瓷器进行着近乎苛刻的检测。他们戴着白手套的手指在瓷器上轻轻滑过,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细节,从釉面的光泽到胎体的纹路,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当检测到一件永乐青花大盘时,几位专家的动作明显慢了下来。他们围成一圈,低声讨论着什么,目光时不时地瞥向陈阳和耿老。
一位头发花白的专家俯下身,用高倍放大镜仔细观察着盘底,目光停留在底足的胎土和釉面接合处——这是判断永乐青花真伪的关键部位。
陈阳见状,心脏猛地一沉。他不动声色地调整了一下站姿,看似随意地踱步到专家附近,目光状似不经意地扫过永乐青花大盘。
“永乐青花的胎质细腻,釉面温润,”老专家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但这件盘子的青花......”
另一位年轻的助手递过一支强光手电筒,老专家接过,将光线聚焦在青花纹饰上。
“葡萄纹的画法有些不对劲。”老专家眯起眼睛,眉头紧锁,“永乐时期的葡萄纹,笔触灵动,藤蔓缠绕自然,而这......”
“这葡萄纹的线条过于规整,少了些灵动之气。”老专家放下手电筒,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而且这青花发色......”
陈阳屏住呼吸,心跳骤然加快,手心渗出冷汗。他悄无声息地凑了过去,伸着脖子向里面看着,看着他们的表情,知道他们对这件永乐青花大盘存疑,于是缓缓开口。
“永乐时期的胎土特别细腻白皙,”陈阳一边看着,一边适时解释道,心中暗自祈祷青山居士的手艺能再次蒙混过关,“因为当时使用的是景德镇麻仓土,这种土料在明中期就已经枯竭了。”
“你们看这胎质的致密程度,还有这种特有的温润感,都是现代仿品很难达到的。”
陈阳的声音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