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第一步已经迈出去了。
陈阳看到耿老正在和几位战车国的学者热烈讨论着什么,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学者特有的兴奋表情。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每个人的脸上,为这个历史性的时刻镀上了一层金辉。
哈特尼克尔走向窗边,望着远处柏林的天际线,转身对陈阳说道:“您知道吗,陈博士?今天签署的这份协议,或许会改变整个欧洲对于文物归属问题的看法。”
“今天两国的合作,为世界文化交流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陈阳走到哈特尼克尔身边,同样望向窗外:“部长先生,我相信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今天的协议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纸面上的条款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您说得对,”哈特尼克尔点头赞同,“不过我有信心,有了您这样的专家参与,我们一定能够把这个合作框架落到实处。”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记者走了过来,礼貌地问道:“两位先生,能否谈谈对今天协议签署的看法?”
哈特尼克尔看了看陈阳,示意他先回答。陈阳思考了一下,缓缓开口:“今天的协议代表着一种新的合作模式——”
“既尊重文物的历史归属,又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我相信这种模式将会被更多国家所接受和采用。”
记者继续追问:“那么对于具体的文物归还问题,您有什么看法?”
陈阳的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文物归还不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更是一个文化认同和历史正义的问题。”
“我们需要用智慧和耐心来解决这些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
哈特尼克尔在一旁补充道:“正如陈博士所说,我们需要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寻找既能保护文物又能促进文化交流的解决方案。”
会议厅内的交流还在继续,但陈阳的心情已经完全放松下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