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耿老对面的哈特尼克尔。
他今天身着一套深棕色西装,剪裁合体,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或许是为了彰显正式,他的领带打得一丝不苟,与昨日咖啡厅里的随意判若两人。
哈特尼克尔正襟危坐,双手交叠放在桌面上,目光时不时扫过全场,直到与陈阳视线交汇。那一瞬间,他原本紧绷的嘴角微微松弛,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随即轻轻颔首,像是某种无声的致意。
然而同为谈判对手的施密特部长却全然不同的态度。他靠坐在高背椅上,双臂交叉抱在胸前,眼神锐利得像鹰隼般扫视着对面的华夏代表团。
当陈阳的视线掠过哈特尼克尔转向他时,施密特的眼神恰好与陈阳相遇,原本冷硬的面部线条更加紧绷,眼底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寒意。那眼神里包含的敌意与审视,显然比哈特尼克尔的客套要尖锐得多。
“经过半个月的磋商,”耿老作为华夏代表团团长缓缓站起身,他的声音在宽敞的会议厅内回响,带着一种庄重而自豪的语调,“我们很高兴与战车国达成《文化遗产保护与合作框架协议》。”
掌声如潮水般响起,会议厅内的每一个人都在为这历史性的时刻鼓掌。
陈阳注意到,连一向严肃的施密特部长也在鼓掌,尽管他的表情仍然有些复杂。两份用烫金字体印制的精美文本被郑重地交换着,封面上华夏的龙纹和战车国的双头鹰图案交相辉映。
陈阳的目光落在协议第四条上,那行黑色的正楷字体在白纸上格外醒目:双方同意建立流失文物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打击文物非法交易。他能感受到这几个字背后蕴含的深远意义。
这一条款的通过,不仅意味着今后华夏追索流失文物,将获得战车国的官方支持,更代表着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达成了前所未有的共识。
陈阳想起了那些散落在欧洲各大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