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叫后人将信将疑的‘艺术瑰宝’!”
言罢,李强笑着打了个响指,动作间满是戏剧化的张力,“称它为‘老假新画’,这一妙诀就出于我师傅的想法——借古作伪,新仿如真。”
听李强说道这里,众人目光炯炯的看向了李强,这种做赝字画的手艺,还真是第一次听说,气氛中也多了几分凝重和好奇。
李强抬了抬下巴,目光扫过画卷,手指在桌面轻轻敲击了两下,带着几分考校的意味说道:“首先就是将画心分为三层!”
他顿了顿,手指顺着画卷缓缓移动,指尖在画上几处轻轻点了几下,声音低沉而富有节奏:“先说说这面层吧——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笔墨层。这一层,墨迹清晰,笔触灵动。虽然王振林的仿文征明的画工非常好,但他用了新墨,所以这第一层没有什么意义。”
“接下来就是这中层——也就是底色层。色泽沉稳,厚重感扑面而来,但细节嘛,就像隔着一层毛玻璃看风景,总有些模糊朦胧,失了那份精致。”
随后,他的语气变得格外认真:“最后是底层——托纸层。这一层几乎是空白的,只有淡淡的墨痕隐约可见,仿佛残留着当年作画时的余韵。”
“但这恰恰是宝贝,因为它的纸性与明代原纸最为接近,经历了数百年的风吹雨打,纤维早已自然老化,根本不需要额外做旧,便能骗过大多数人的眼睛。”
说到这里,李强抬手虚空比划起来,仿佛手中正握着画笔:“我师傅就是用这几乎空白的托纸层完成了这幅画作。”
“他老人家端详着面层的构图,提笔时,用的是最细的狼毫,笔尖轻蘸着调制好的古墨,每一笔都谨慎得像是在绣花。他照着山石轮廓、树木枝干,一笔一笔细细描摹。运笔之时,既要模仿浙派那种凌厉的斧劈皴法,又得刻意在某些地方留下些许剥蚀的痕迹,好让山石显得更为古拙沧桑,像是被风雨侵蚀了几百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