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安分地附着在画布上。陈阳的手指轻轻划过玻璃展柜,眼神中闪烁着洞察一切的光芒,这些细微的差别在他眼中,就如同白纸黑字般清晰可见。
“这时代的油画颜料,颜料颗粒是天然矿物颜料仍占 30%以上,比如群青、赭石等材料,早期合成颜料颗粒较粗,纯度不稳定。”陈阳站在展会中央,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专家的脸庞,语气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
“当你仔细观察 50 年代的油画,会发现笔触下隐藏着细微的颗粒感,这是因为天然矿物在研磨过程中难以达到极细的程度。”他走近那幅有争议的画作,修长的手指悬在画布上方几厘米处,却不曾触碰。
“群青在阳光下会呈现出特有的蓝紫微光,而赭石则留下了细微的粗糙质感,这在 50 年代的油画中是一种特征性标志。”陈阳的眼睛微微眯起,好像真能透过画布看到几十年前艺术家调色板上的每一处痕迹。
“更不用说,当时的钛白粉提纯技术有限,在某些光线角度下,你甚至能看到细微的杂质反光。”他轻轻摇头,嘴角带着一丝对西方艺术界傲慢的嘲讽。
“而颜料添加剂以蜂蜡作为常见增稠剂,这会让画面形成一种独特的半透明效果,用行话说,就是'蜡感'。”陈阳的手指在空中画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含铅干燥剂普遍使用,这导致了老化后特有的细微裂纹,尤其是在厚涂区域,专业人士称之为'铅裂'现象。”他停顿了一下,目光直视史密斯,像是在挑战对方的专业底线,“我猜在场的专家们都应该对这些基础知识了如指掌吧?毕竟,这只是本科生的入门课程。”
“等到了 1970 年,油画颜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陈阳继续侃侃而谈,“粘合剂主要成分转为聚合亚麻油,这种工艺在美国先流行,然后才传到欧洲和亚洲。”
他的手指在空中比划着化学分子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