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觉察到金左喜眼中一闪而过的深意。金彪在旁边微微点头,面带赞许之色,而金左喜却一反常态地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品着茶水,眼神中闪烁着考量的光芒。金左喜心中暗忖,如果陈阳只能说出这些浅显的知识,那自己可就看走眼了,这件承载着皇家气派与巧夺天工工艺的三元转旋瓶,恐怕真就要错付了。
陈阳眼神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缓缓抬头看向金左喜,“这件三元瓷瓶的来历,在清宫文件中有着极为详尽的记载。”
他的手指轻轻拂过瓶身,“当时的瓷器文件记载,在乾隆十九年九月二十八日那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一份重要的进货单被送到了乾隆皇帝的案前。这份进货单上详细记录着五件稀世珍品,而这件三元转旋瓶,正是其中最为出众的一件。”
文献记载
陈阳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追忆,“根据内务府的档案记载,这件瓷器在十一月初四日那天,经过层层把关,终于被恭敬地送入紫禁城。当时,正值深秋,宫中的红叶已经铺满了地面。仅仅过了五天,也就是初九日,乾隆皇帝便下旨,命人将这件珍品送往热河行宫。”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而这背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典故。乾隆十八年,也就是 1753 年,皇帝对木兰秋猎产生了空前的热情,他大幅增加了参与的朝臣数量,甚至连木兰围场的猎人都翻了一倍不止。整个围场,可谓是人声鼎沸,盛况空前。”
说到这里,陈阳的声音略带深沉,“但令人玩味的是,到了乾隆十九年,也就是 1754 年,这场年度盛事却突然中断了。木兰秋猎,首次未能如期举办。”
他的手指轻轻叩击着茶案,仿佛在回忆什么,“就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年过古稀的老臣,也就是时年七十岁的督陶官唐英,从遥远的江西呈上了这件瑰宝。这件三元旋转狩猎瓶,不仅瓶身绘有栩栩如生的射猎图,更是寄托了老臣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