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代表性实物?”
张远拖长了尾音,语气蕴藏着一股尚未揭牌的嘲讽,“呵呵,更是完全乏善可陈。难不成,您以为凭您嘴上的几句翻云覆雨,就能改写这历史和古董界的真理规则?”
这一番极具攻击力的抨击甫一落地,四周的目光齐刷刷注视过去,甚至有人不由得低声议论——一方以实物为凭,一方以逻辑为火,究竟谁能真正占据上风?
就在众人屏息的瞬间,陈阳却忽然咧嘴一笑,那笑仿佛裹挟着几分不近人情的讥诮和耀武扬威,“我当然有!”
陈阳抬起右手微微晃了晃,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打断了张远的下一句话头,原地嘿嘿一笑,“不是没有,只是你不知道而已!而且这实物现在就安安静静地躺在横现县博物馆里”
1980 年冬,横县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基建工地平整主楼地坪,工人们在挖掘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着精美花纹的罐子。人们虽然对罐子赞不绝口,但没有人知道该如何处置,因为在当时人们的意识里,挖出来的东西属于冥间之物,不吉利,既不能带进家门,也不能丢弃或打碎。于是,它就这样被搁置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走廊的一个角落里。
1987 年,当时在横县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工作的职工苏振,觉得如此美轮美奂的罐子就这么搁置着实属可惜,于是在征得上级领导同意后,将其拿回了家,栽种万年青作为观赏之用,后又用来装玉米、绿豆、芝麻种子。
1989 年横县文物管理所向民间征集文物,苏振将横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的黎光请到家里,查看此罐。黎光看后初步确认这是一件文物,但不能确定是什么年代的器物,却被此罐画工细腻的纹饰深深吸引住了。于是他叫人把此罐拍成照片寄给在容县博物馆当馆长的同学,不久后他的同学用传真机把照片发给了他的导师张普生,就是现在古陶瓷研究会副秘书长。
元青花尉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