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莲花都勾勒得细致入微,花瓣层层叠叠,娇艳欲滴;石榴则颗粒饱满,仿佛随时都会迸裂开来,展现出丰收的喜悦。这两种纹饰的结合,既体现了工匠的精湛技艺,又蕴含着吉祥美好的寓意。仔细观察,会发现瓶身的纹饰采用了双线勾勒填色技法,线条流畅自然,色彩浓淡相宜,使得整个画面层次分明,丰富而不繁复。
铁锈斑
瓶身的胎质坚致细腻,在细白的底色中,隐隐闪现着米黄色的光泽,迎着光线透视,更呈现出一种温润的牙白色,宛如婴儿的肌肤般细腻光滑。覆盖在瓶身的釉汁莹白凝厚,如同凝固的玉脂般温润光滑,轻轻抚摸,便能感受到它细腻的质感。
青花的部分则采用了浓淡二色的技法,使得花纹更加立体生动,色泽较之其他部分略显深沉,却丝毫不显突兀,反而更添一份幽雅与内敛,将成窑瓷器轻盈秀雅的艺术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值得注意的是,瓶底并没有任何款识,这更增添了它的神秘感。
宋青云一边仔细端详着这件瓷瓶,一边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内心充满了震撼。他知道,这可不是一件普通的瓷瓶,而是一件价值连城的珍品。
这件瓷瓶要是落在不识货的人手里,很可能会被误认为是赝品,但宋青云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眼光,一眼就认出了它的真身——成化年间的礼佛用青花缠枝莲瓜棱甘露瓶。
这件成化御窑珍品青花缠枝莲瓜棱甘露瓶,是成化皇帝崇尚佛教、虔诚礼佛的见证。考虑到成化皇帝对密宗的崇信以及与西藏番僧的密切关系,这件瓷瓶很可能是一件密宗受戒法器,而非当时宫中供奉观音菩萨所用之物。它没有落款,也正符合法器不铭刻帝皇年号款以示敬重之意。礼佛之器不落年款,是永乐时期定下的皇家规矩。这件成化御窑瓷器不落年款,正是沿用了永乐的惯例。它不落款,品格反而更高于那些落款的瓷器,成窑之美,重在质量与内涵。后世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