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件能让这么多行家打眼的物件,还能算是普通的赝品吗?”陈阳笑着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像这种程度的物件,已经不能简单地用真或者假来定义了,它可以说是半真半假,甚至可以成为一件,放在博物馆中的文物。”
大家听完陈阳的解释,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原来古董界还有这样的说法,真是长见识了。
老杰克坐在一旁,眉头紧锁,他下意识地咂了咂嘴,似乎还在回味着陈阳刚才的话,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盯着陈阳,问道:“陈,既然你说了,这件珐琅彩虞美人题诗碗可以骗过那么多行家的眼睛,那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是怎么知道它是假的呢?”
老杰克的问题,也是在场所有人心中的疑问,他们都好奇地看向陈阳,等待着他的解答。
陈阳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杰克先生,其实很简单,因为您这件珐琅彩虞美人题诗碗的真品,现在应该在弯湾的博物馆里。”
康雍乾三朝曾经大力烧制珐琅彩,由于制作难度大,成本高,皇家对珐琅彩也十分珍惜爱护,舍不得日常使用损耗,更不会赏赐给他人了。据《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档》记载,乾隆三年时,清宫收藏的康、雍、乾三朝珐琅彩器约有400余件,经乾隆品评选定后,定名入帐、配匣入库收藏。嘉道以后,皇帝也不曾轻易动用这些祖传珍宝,近300年来基本完好地保留下来。
1933年古物南迁时,300多件珐琅彩瓷被带离了故宫,1949年被运往弯湾,目前仅有少数的珐琅彩器收藏在京城故宫博物院、沪上博物馆以及部分国外重要博物馆和基金会,还有零散于私人收藏家手中。
“根据南迁文物记载,”陈阳用手点指了一下桌面上的虞美人题诗碗,“其中就有这件虞美让你题诗碗,1992年,弯弯那边国立博物馆出过一本书,详细记录了他们那边国立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