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等。
全国文博、考古、美术、科技等部门都参加了历史名窑的恢复和生产。
当时的科学院派专业人员到景德镇帮助研究试制新配方,著名的“7501瓷”所使用的高岭土、长石、石英,经调配烧制后,白度达到了90%,而古代官窑的白度最高只能达到80%。取得了继清三代后我国陶瓷史上又一个历史高峰,处于同时代艺术陶瓷的国际领先地位。
陈阳将碗倒扣在桌面上,指着上面的字问小军,小军看了又看,最后嘴里嘟囔几个字:“这印的什么,几里拐歪的,什么什么国吧?”
“什么什么国,”陈阳在小军脑袋上拍了一下,“这是xx醴陵!从右往左看!”
567瓷分为几个阶段,各个阶段底款都不同。新中国建立后,景德镇的制瓷业很快得到恢复,这一时期瓷器底款特点是新旧并存。部分瓷器沿用民国时期底款如“江西徐生记出品”、“江西吉昌社出品”等等,还有部分瓷器使用公司(瓷厂)款。
如 1948 年 8 月,景德镇第一家公营瓷厂--建国瓷业公司成立,初期使用“江西建国瓷业公司”底款,1950 年改为建国瓷厂,随后使用“景市建国瓷厂出品”底款。1956 年以后使用“建国瓷厂江西出品”底款。建国后不久,有些瓷器底款出现“景德镇制”篆书方款。至于由谁设计,由谁最先使用,目前尚无法确定。
一般而言,“景德镇制”篆书方款的使用应该不早于 1954 年,不晚于 1955 年底。
之后就是改造时期,将原有的私营经济改造为公有制经济,景德镇的私营瓷厂和作坊也开始接受改造。这一时期的瓷器底款特点为圆印章式,有的加有瓷厂数字序号,此时“江西景德镇名瓷”底款较为流行,文字排列可以分为自左至右式和自右至左式。
在这时期有,合作社款,如表明合作经营性质的“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