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迹则拿着棕叶包出了侧门,随手塞进司曹癸怀里:“小满今日做的鸡蛋煎饼,挺好吃的。”
司曹癸没再拒绝,将棕叶包往怀里一揣:“公子请上车,今日去哪。”
陈迹说道:“去羽林军都督府。”
司曹癸怔了一下,陈迹已经许久没有按时去羽林军应卯了,偶尔准时一次,他竟还有些不适应。
……
……
马车驶出府右街,远远便听见有孩童的声音吆喝着:“昨日林朝京林公子、弘农杨氏公子在便宜坊又有佳作!”
陈迹掀开车帘,只见孩童手里拿着一沓竹纸,高高举过头顶。
一顶轿子在孩童身旁停下,轿子里的主人家隔着窗帘递出一枚碎银子,买走一张誊抄诗词的竹纸,而后起轿走人。
还有官贵人家的下人走来:“小孩,我家小姐问,有没有清河崔家公子的新诗。”
孩童赶忙道:“这位老爷,昨日崔家公子没有参加文会。”
下人挥挥手:“走吧。”
科举在即,天下文人士子齐聚,京城的热闹绝不止是东华门唱名、三甲花车游街那般简单,而是持续整整一个月的盛事。
近几日,外城潘家园鬼市的小贩们已经不卖古玩与门径了,而是躲在五更天卖“押题”,个个都说自己是学政、副学政的亲戚。
天桥上还玩起了乌鸦卜魁的把戏:手艺人用腐肉挂在魁星踢斗图,图上挂着一个个写了考生名字的竹牌,乌鸦叼走谁的名便是大吉之兆。
赌坊也开盘押注,赌谁才是今年的状元、榜眼、探花。
热闹至极。
此时,长安街上传来铜铃声,司曹癸驾车避让一旁。
陈迹从窗缝看出去,正看见一队僧人抬着一尊宝相庄严的佛像缓缓而来。
三十二位僧人抬着硕大无朋的须弥座,须弥座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