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向外头。
清晨时分,街上却远不如以往繁华热闹,滋生着不安。
路上行人皆脚步匆匆,似有心事,酒楼戏院,门庭冷落,米粮铺子外,则大排长龙。
“城内的粮价还在涨么?”董太师皱起眉头问。
同乘一车的董大公子恭敬回禀:
“这几日,近乎一日一个价,不只米粮,其余紧俏之物,皆在飞涨。”
容貌平庸的董大公子能力并不差,对于这些问题,对答如流。
“官府不是出面,平抑粮价,并严查囤积居奇?”太师继续问。
“……回禀祖父,若非官府有动作,眼下的物价只怕还不只涨这些。”董大沉默了下,说道。
董太师轻轻叹息,闭上了眼睛。
城中百姓已嗅到了战争的血腥气,而抢先一步有动作的,则为京中消息更为灵通的权贵。
他相信,眼下只是一个开始,若局势持续不被遏制,恐慌酝酿,最先瘫痪的,便将是民间的经济。
“那些人在做什么?”马车拐过弯。
董太师注意到,茶楼中传出嘈杂争论声,只是楼舍关窗闭门,听不大清,附近还有读书人身影进出。
董大迟疑了下,道:“应是读书人探讨局势。孙儿在国子监中,这些日子,几乎人人谈论。”
“胡闹!”
董太师恼火,神色蕴怒:
“书生聚集茶楼大肆议论朝局,岂非酿造恐慌?官府呢?为何没有官差阻拦?”
董大苦涩道:
“祖父,且不说这里头许多读书人,皆是家中有背景的公子,底下胥吏不敢招惹,便是敢,眼下也人手不足。
这些天,城内以红花会为首的帮派作乱,衙门案件激增,捕快衙役处置这些都嫌不够,实在分不出人管这种事。”
董太师语塞,闷哼一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