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这么大的问题,你居然还恬不知耻,反以为荣,我辈羞与你为伍!”
“圣上,此贪赃枉法之辈,必然有人在幕后指使,所得赃款不知去向,臣建议御史台下去严查,定要揪出幕后主使!”
“这等助纣为虐之辈,一定要昭告天下,让百姓知道正逆!”
······
群臣越发激愤,周铁衣就越发淡然,他身上的光辉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种要飘然离世之感,与周围恨不得上前吃了周铁衣的衣冠禽兽们形成鲜明地对比。
看到这一幕,王明义反而在心中涌现出一股莫名的悲哀。
他找出周铁衣学说的漏洞,是想要集百家智慧,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但现实是当他找出一个漏洞,还没有说其它他经历的好处之后,朝廷上的百家们就开始口诛笔伐,他们口中的正逆到底是为了平津渡的百姓,还是为了朝廷之上的党争,大家心里都清楚。
相比于平津渡那些鱼肉乡里的小吏,这些朝廷之上的殿臣也不遑多让。
“诸位,安静!”
勃然的浩然正气如同一股白色小型的旋风推开,压制住了殿上嘈杂的声音。
炽热的浩然正气此时好像有一种叩问人心的力量,让百官此时心中的阴郁显现,形成一团团模糊的黑色轮廓虚影。
百官们微微诧异,看向来源。
他们诧异王明义的浩然正气之纯正,竟然能够在大殿之上施展开来。
当时王明义继承了车文远的一个‘义’字,而后在火车商会当学徒的时候,领悟了儒家六品‘浩然气’。
随后在平津渡进行实践。
平津渡的局势很特别,因为有神道之乱,所以百姓民心惊慌,但是又因为周铁衣明确提出了平津渡的改革之法,汤州府和宁王府的资源都明显倾斜过来,所以留在平津渡实践改革之法的王明义算是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