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农典》,想要在‘圣谕’上刊载。”
周铁衣听后,手顿了顿,继续问道,“宫里面传来消息,这是特例还是常例?”
周铁戈苦笑道,“虽说是特例,但我看和常例也差不多了,这编书哪有一日之功啊,而且今日写了《农典》之后还可以写《道典》,《佛典》,《女典》之流,而且这次都是新人,我瞧了一眼,大多数年龄都在二十五岁上下,同进士,太学院学生不是重点,重点是足够年轻,身上包袱少,还能够接受新鲜事物!”
“天后娘娘这是要取士啊。”
周铁衣重新拿起文书,上面是如今中央银行制定的官员体系,这些都要经过他自己复审和决定,恐怕今天他落笔之后,这篇文书就会先拿到坤宁宫去研究。
治国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即使是周铁衣也一样,他在传播这些先进知识的同时,必然会让这些先进知识被敌人掌握。
和自己上次与儒家斗法一样,看似不声不响的天后同样在自己这次和大夏圣上对抗的过程中获得了最大的好处。
之前天后虽然垂帘听政,但一方面是出于对皇权的敬畏,另外一方面是担心外朝百官的反对,所以从垂帘之初,天后就如同一个象征性的吉祥物。
即使说话,也多是调和几方矛盾,甚至帮周铁衣说了几次话,这让原本的外朝对天后放松了警惕,所以这一次天后同样也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在周铁衣越发权势滔天的时候,就像是当初兵家想要用周铁衣来制约天后一样,如今诸子百家虽然欣喜于周铁衣能够让皇权自束,但也需要有人制约周铁衣。
所以当大夏圣上下《明己诏》,同时让天后拥有接待外臣权力之时,本应该闹得沸沸扬扬的诸子百家外臣这次却鸦雀无声,就是想要看看周铁衣怎么应对。
“这变化还真是快啊,本来想着中央银行的位置至少能够稳住一两年的局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