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的是他们两人的得意门生,这两人到结束了还没发现呢,你说气不气人?
不过除去私人情感,三人心里也确实觉得赵兴当得起这个评价,甚至都希望赵兴是在自己的麾下。
“辛苦诸位大人。”赵兴照惯例对前来验收的官员们拱了拱手。
按理说验收还要继续,但陈时节却没走,他让其余副官去确定剩余的已榜和丙榜,和薛闻仲一起把赵兴留了下来。
赵兴不知道什么意思,不过让领导主动说那多没面子,还得自己开口问才行:“老师、陈大人,可还有吩咐?”
薛闻仲开口道:“朝廷的庙考资格,由各县上报名额,郡里核定才有机会参加。”
“每郡每县,名额是不定的,为了能够让预备的吏员更有希望通过,每年县衙会合力出资,从库房调度些资源,提供给各部表现出色的吏员。不独我司农监,天工坊、织造坊、武班房、司寇监等部一视同仁。”
赵兴点了点头,这他当然知道。
大周太祖的‘天下英才尽入其瓮中’,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直接写进律令中。
《贡员法》中就提到:“凡各部诸生吏员,法业经艺,择优定额,月给膏火笔札以奖励之。”
说白了就是有‘奖学金’和‘贫困补助金’。
法、业、经、艺,指评定的多个方面,诸生吏员,则是指朝廷开设的官方书院、学社等机构中的学子,以及像赵兴这种吏员。
区别在于学子可以‘贫困补助’和奖学金两种,而吏员则只有‘奖学金’拿,因为吏员是有工作的,你再穷也不至于吃不起饭吧?
评选相对比较严苛,按理说自己两次甲上,不至于拿到这种资源,但现在看薛闻仲的意思,怕不是这陈大人要帮自己争取争取?
果不其然,陈时节紧接着就说道:“薛老说你聚元较晚,若想过冬评、庙考,资源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