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如是我闻……”
打坐于半空的梵舟行周身佛光流转,六道轮回的规则领域之中,袈裟鼓胀,梵音成文。
胸前,一颗颗血色佛珠旋转,染红其上的细密经文后一滴、一滴的滴落,最终滴至组成佛珠之间的空处,消失不见。
他右手轻敲木鱼,左手捻着佛珠。
佛光流转,隐隐有香烟袅袅,宁静又神秘,将梵舟行衬的犹如世外高僧。
伤口已经不再流血的方修齐听着梵舟行诵读的《大日经疏》,看着他身后越来越亮的法相金身。
‘不似梵舟行……’
方修齐默默想着,不说佛门合道境不能凝练法相金身,就算能,法相金身也是和僧人所修佛法、领域息息相关的体现。
法身即本身。
但是梵舟行不仅在合道境凝练出了法身,而且这具法身还和他本人有种格格不入之感。
就像是,像是……
方修齐脑海中忽的灵光一闪,梵舟行正在凝聚的法身就像是香火之道中的‘请神之术’!
但是放在佛门身上,就不叫‘请神’了,而是叫‘拜佛’。
因为在佛门的教义,佛是大觉悟者,神是未觉者,所以佛门僧人不能请神,故而称作‘拜佛’。
但说是这么说,其实就和‘请神’一个原理。
看着梵舟行周遭的佛光和沉浮的袅袅青烟,方修齐越发确定梵舟行是在‘拜佛’,只有‘拜佛’才会让法身和本身看着相似,但还会有种格格不入之感。
但……方修齐还是第一次见这样的‘拜佛’方式。
他所熟知的佛门‘拜佛’之法和眼前梵舟行的‘拜佛’之法并不相同。
‘拜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开坛、焚香,并献上贡品。
梵舟行没有开坛,没有奉上贡品,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