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户派出来的都是男丁,只有小丫头家里犯了难。
老母亲腿脚不利,跟不上队伍,告御状的队伍不要她,小侄女小,也离不开嫂嫂,于是十四岁的李翠丫跟着出来了。
然而县令知道了消息,怎么可能让他们出县城地界?想上访告御状?门都没有。派了官差来捉拿。
男丁都被抓了回去,只有小丫头躲在草丛里被人忽视,放过了她。
小丫头也不认识去京城的路,又不敢问,半个月的路程,兜兜转转被她走了两个月才到。
到了京城,更是两眼一抹黑,她只知道告御状要找皇帝,可是皇帝在皇宫里,她连皇宫的边都沾不到。
她想去京兆尹衙门口喊冤,还没开口就被人赶走了。
她身无分文,本就是一路乞讨,没想到到了京城想讨碗饭吃,都差点被人拽着买到青楼去。
她从哪几人手里逃脱,一路狂奔,竟然来到了这福华寺。
寺里有免费素斋,她不用饿肚子,小沙弥准她睡在柴房,前提是她得帮他把桃林下面的草除了。
于是李翠丫就这么在福华寺住了下来。
但她心心念念要告御状,上次看到一个官太太,她就拦着人喊冤。
那个官太太叹口气道:“我又不是康乐公主,你喊冤我也管不了,你还是找别人吧。”
虽然官太太拂袖而去,但是李翠丫却十分感激地冲着人家的背影磕头感谢。
只身上京,一路上餐风露宿,人情冷暖,死里逃生,小丫头已经能听话听音,分辨是非了。
因为那位夫人虽然没有帮她,却给她指了一条路。
那就是想要告御状,就得找康乐公主。
康乐公主是个好官,刚进京城她就听说了。
所以,当听到卫启栋说出康乐公主的时候,她几乎是条件反射的就追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