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遇见了一个同乡,闲聊了两句,叹息说当时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给儿子找了个嫁过人生过孩子的。
同乡就说:当初逃荒,能活着就是上天眷顾,她们孤儿寡母的能娶妻生子就不容易了。
后来听说儿子在准备科考,又说:等棒槌高中,要是实在觉得委屈,纳个黄花闺女妾,收个黄花闺女通房也就是了。
但这话可都是同乡说的,她可是一个字也没说。
就连儿媳妇的身份都没敢提。毕竟这两天京城里传的都是儿媳妇的流言,她说出去是显摆继孙女的身份?还是让人看笑话呢?
张母也连忙道:“锦绣你放心,我老婆子也不是忘恩负义之人,要不是娶了你娘,我们娘俩现在还在蛤蟆村饥一顿饱一顿呢!”
宋锦绣笑笑,“我也就是随口一说,好了,叔你还是安心备考,这些琐事交给常姑姑安排就是了。”
说着,她又拿出一沓资料,“这是魏老丞相批注过的,他可是当年的状元公。”
张子涵拿着资料,和张母离开了,走到无人处,
张子涵皱眉,“本来我想着能买个小院子,咱们一家人关起门来过日子,这样杏花也能耳根子清净些。
但是如今看来是不成了,就是住在隔壁,这两家人来人往的。我就怕她听到了风声受不住。不如咱自己跟她说了?”
张母道:“儿啊,杏花心思重,本就介意再嫁的事,流言这事还是别让她知道了吧?我怕她动了胎气。”
张子涵摇头,“这事本就是有人故意针对康乐郡主的,既然是故意针对,难免会有人故意在她母亲面前提起。”
他加重了“故意”的读音。
“所以我才想着我们提前说一下,让她有个心理准备。娘,这几天麻烦娘多陪陪她。”
“我知道。”张母点头。
张母也很郁闷,媳妇的闺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