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纷乱不休,争斗不断时。
此地却风平浪静,虽有争强斗狠之辈,却难见大盗强贼。
凶名再盛的狠角色,到了这里也突然儒雅随和,变得有礼貌。
往日里这螺粟码头已经够热闹了,今日更是聚集了大量看热闹的江湖武人。
堤堰下方近江处,几棵高柳之下,聚集了一批衣履齐整,精神抖擞的武人。
人人腰佩长剑,正是那雁峰烟雨。
可见全是衡山门人!
曾经的衡山派作为五岳剑派之一,偏安一隅,虽份属江湖大派,却也仅是大派末尾之流。
只是南部武林强龙甚少,才显其势。
如今可就是另外一幅光景了。
周围武林人看衡山门人的目光,都带上了几分敬意。
一来衡山派今非昔比,地位尊崇。
二来嘛,这衡山门人虽然与诸多江湖武人志趣不同,却多有侠义之辈,至少在周围几府所行所作之事,都无可指摘,有大派风范。
所以.
江湖人的敬意,虽有畏其强盛的成分,但也有不少是发自内心的。
“那都是衡山门人吧?”
“是了。”
堤岸边的茶棚内,一些才到此地的武林人刚喝一口茶水便开始八卦议论。
坐在茶棚外檐,后背背着遮阳斗笠的汉子一边解脖子上的细绳,一边与同伴嘀咕。
“能叫衡山门人列出这种阵仗等待的,恐怕只有剑神了。”
“这是自然。”
“衡山门人已经等了几日,估摸着剑神要从北边回来了。峻极封禅大战之后,剑神去了华山访友,据说他与那位华山风姓老人也是朋友。有人在华阴见到了衡山弟子,想必是真事。”
他们一桌人聊天,旁边也有人插话,却是一位颇为年长,满脸皱纹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