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对,还有学堂里的学生都很好,他们很喜欢带着我们玩。”
“学堂还有吃饭的地方,以后我们中午就不用回来了。”
姜巧巧欣慰地点头。
小宝有些羡慕。
“娘,小宝也要读书。”她抓着姜巧巧的脖子,一副很憧憬的模样。
“好啊,小宝想读什么书,娘亲教你?”姜巧巧拿出一本书来,“我也买了本书哦,陪小宝一起读。”
小宝虽然三岁,但古人的富贵人家,从两岁孩子刚开始说话时,就开始教他们读书了。
诗词歌谣,简单算术,样样不落。
自从苏大人离开后,朱文景变得很忙。
他早出晚归,有时候他们睡了他也不会现身。
虽然他没有说,但姜巧巧觉得,他不像是单纯为公务而繁忙。
估计这段时间,在县里跟朱文景熟识的人,都知道他们之间的事。
身在官场,很难避免流言蜚语。
哪怕他是王爷。
自从被派到边关来镇守小县城,朱文景的阎王称号,慢慢消失在时间长河里。
虽然他的官阶待遇都不低,但没人将他当作那个人人畏惧的王爷了。
意识到这种处境时,姜巧巧第一次为一个男人狠狠地心疼了。
交纳官粮的时间到了,因为姜巧巧的户籍在张家庄子上,所以她要将粮食拉到乡里去交。
赋税徭役,是古代老百姓躲不开的大山。
边境动乱,大夏国要养兵,老百姓交纳的粮税很高。
但姜巧巧没想到,老百姓已经如此艰难了,那些地方官员还要压榨他们。
乡里的官兵带来的粮斗比寻常的要大一些,但没人敢质疑官差的权威。
可最气人的是,在老百姓将粮食倒入粮斗时,他们还要狠狠地踢几脚,直到粮食瓷实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