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明月在五庄观,不过两个童子,可出去五庄观外,芸芸众生见了要称什么?哪个敢不叫一声老祖?
真是书如人生,人生如书,何其相似也。
彩云倒茶后,有眼色退下。
方临一边翻看着账目,一边随口问道:“最新一期的厂坊建设如何了?”
“颜知府审批过后,衙门半日就将程序走完,这两日已经开始施工……”党志显恭维道:“这都是大人的面子,搁作别人,就是有关系,此事恐怕也要拖个十天半月。”
事实上的确如此,别人千难万难的事情,如今方临只需递一句话即可。
颜知府不用说,建设厂坊,繁荣淮安经济,同时也能接收更多失地百姓,颜知府自然大力支持。
——当初,颜知府初来,为了快速掌权,对城中大族做出妥协,放任土地兼并,如今渐渐一发不可收拾,淮安失地百姓越来越多,也就是方临生意越做做大,连续扩建厂坊,收容了这些百姓,才没有闹出乱子。
可以说,淮安稳定、繁荣,方临是有极大一份功劳的,他的厂坊,真是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
至于颜知府审批过后,下面小官小吏将程序走得极快,那则是另一个原因了。
当初蒲知府留下的关系,那些小官小吏,这些年每月都能从方临这里拿到一份银钱,这份银钱随着方临产业壮大越来越多,如今都快赶得上朝廷俸禄了!
这种情况下,他们怎能不尽心?
“还有一事,前两日范家二公子出言试探,似是想拉拢我,我断然回绝了。”党志显毫不犹豫将范其辉卖了。
他能做到这个位置,自然是拎得清的,知道自己有今日全靠方临提拔,若是背叛,那真是名声臭了。
更退一步讲,范家能给他什么?方临能将规模最大的男工厂坊交给他管理,范家可没这个平台给他施展,就算有也不会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