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临夏 > 第125章,蹭名

第125章,蹭名(3 / 8)

的名声!

小和村村人,调查时都在说方临一家、老方家的好话,兄友弟恭,孝顺和睦等等;西巷胡同,街坊邻居也在说好话,都在说方临出息,方家好相处;轩墨斋,从掌柜到伙计,更是无一不说方临好话……

“真没了啊!”蒲知府叹息着,又幽幽看了方临一眼。

——是的,是人物,而非人才,某种心态上,摆于同等位置。

“没了?”蒲知府看过来,声音中竟有一丝急切。

“这正说着他,他就来了,让他进来吧!”蒲知府吩咐将方临请进来,彭师爷带着调查材料退下。

不过,蒲知府养气功夫足够失态只是瞬间,很快敛容平复心绪,评价道:“方临,你写了一本好书啊,将三国时代无数人物和时间串联起来,形成一篇皇皇巨著……仅以前三十回的水准来看,不逊色于《水浒传》,甚至犹有过之。若全书能保证同一质量,将来成书,说不得地位还在《水浒传》之上。”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是一种境界,‘通达明白,知世故却又不世故,求功利却又守心克己’,这又是一种境界。”

身份、地位,会令人敬畏;崇高的德行、人格,同样会让人心生好感、敬意。

“方临,此书好好写,这本书说不得可让你青史留名。”蒲知府感叹着,看向方临目光复杂,其中有着羡慕、失落,以及意兴阑珊。

羡慕自不必提。

还是那句话,著书立说,青史留名,正是古往今来,不知多少读书人孜孜不倦之追求。

而失落、意兴阑珊,则是看到方临,想起自己,人家一本通俗就大可能青史留名,而自己寒窗苦读、兢兢业业、治理一方,也不知能否在史书中留下一笔。

‘大概是不能的,由史知今,世人只知道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却有多少知道他们时代中,有哪些名臣,皇帝又是哪个?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