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消息被人传回了宫里,正在批阅奏疏的朱高煦也朱笔一顿。
在信中,阿鲁台告诉阿力台,明军的东北铁路一旦完工,那他们能投入漠北的物资将会成倍数增长,投入的兵马也是同理,让他早做准备。
当时阿力台没有听,因为他根本不相信世界上会出现不用马也能跑的车子,更别提这个车子还能拉数百头牛羊了。
“不仅是我,就连太平、把秃孛罗也不会答应。”
“正因为有了这个东西,他们才准备从恼温江的上游修建可供车子行走的道路,阔滦海子只是开始,他们真正的目的是想要修建抵达忽兰忽失温,乃至曾经的和林。”
在牧民的引荐下,他们成功穿过丘陵,来到了盆兰州林地之中。
如今大明只修建其中的六百六十里,尽管技术不如后世的俄国人,但这六百多里铁路也不会消耗太多时间。
亦失哈询问朱高煦,朱高煦闻言略微思虑,想了想后颔首道:“把消息告诉太上皇,告诉他北征最多五年后开始,让他养好身体。”
“你先下去吧,我们要商量一下。”
“他们调遣我帮助征讨瓦剌可以,但想要入主漠北,我自然不会答应。”
“至于瞻壑,我确实不放心把他留在海喇儿城,但海喇儿城是他自己选择的戍边地,他既然决定去了,就老实在那里戍满一年的边。”
“你的话是真的?”
朱高煦尽管这么说,但如果海喇儿真的爆发战事,那他肯定会增派援兵和西厂人手来保护朱瞻壑。
在他的解释下,随阿力台前来的数百骑兵中只有几十名鞑靼贵族脸色难看,但大部分的普通兵卒却难掩喜色。
“你这十余万普通部众可以放牧,也可以帮朝廷修铁路,工价每人二十文。”
马哈木示意使者退下,使者也知道这种事情不能急,所以行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