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能有那么多学子报考?”
他将注意力放回到了三百所官学的建设上,亦失哈闻言摇摇头:“当下只有不到三十万学子报考,且大多都是普通百姓的孩子。”
“礼部报上来那么多,恐怕都和李至刚有关系。”
李至刚是松江府华亭人,如今已经五十三岁。
由于人品不行,因此江东乡绅富户虽然想要依仗他,但却也防备着他,所以他的名声在家乡并不算好。
正因如此,这家伙估计是准备改换路线,从而在民间获得名声。
“想的倒是不错,拿朝廷的资源,做自己的人情。”
朱高煦轻哼一声,随后瞥了一眼亦失哈:“李至刚和解缙有矛盾对吧?”
“是”亦失哈点头,并解释道:“李至刚善于献媚,这么些年一直在礼部尚书的位置上,便是善于奉承陛下所致。”
“解缙为人清高,看不得李至刚这副做派,因此二人关系早已分裂。”
“嗯”朱高煦颔首,想了想后吩咐道:“让纪纲和陈瑛从李至刚着手,获得情报后想办法交给解缙,解缙会对李至刚动手的。”
“只要李至刚和解缙乱起来,我们在江南推行新政就会容易许多。”
“奴婢领命。”亦失哈应下,而此时朱高煦也感到了些许疲惫。
他刚想要休息,便见两名太监送来了两个托盘数十份奏疏。
“都是武英殿的?”朱高煦揉眉询问,两名太监闻言也小心翼翼的点了点头。
因为徐皇后的事情,朱棣已经无心朝政几个月。
换在历史上,朱棣肯定不会这么做,因为朱棣不敢放手给朱高炽,朱高炽的许多政策也是和朱棣的想法对着干。
但放在现在,别说放权给朱高煦,就是把天下兵马都交给朱高煦,朱棣也十分放心,毕竟两父子路线一致,而且朱高煦搞钱更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