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靖难攻略 > 第192章 却胡兵七百里

第192章 却胡兵七百里(7 / 11)

三面皆敌的地理环境,是辽东在明代难以得到开发的问题根本。

因为常常爆发战事,因此根本没有人愿意来辽东,没有人自然就发展不起来,解决不了水利防汛和开垦耕地等诸多问题。

在保持大量战兵的情况下,还想要军户自己开垦荒地,这是不太现实的事情。

开发东北,要么就趁国力强盛,走吉林城的老路,比如直接发粮食给百姓,用江南、山东的粮食帮助辽东加快开荒建设。

如此只要持续几年,辽东就能自给自足,并反哺关内。

不走这条路线,那就只有走清末“闯关东”的路线。

清末闯关东这场人口迁移活动之所以成功,有两大因素是非常突出的。

首先就是东三省三大平原全面开放,地域广阔,移民可以向吉林、黑龙江所在的广大地区移民,不必再局限在明朝辽东边墙或清朝柳条边以内,这点大明做不了,因为大明关内的人口不足,没有清末那么大的人口矛盾。

但这个因素用不了,不代表第二个因素不能用。

闯关东能成功的第二个因素,就是当时的东北正在蓬勃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例如各国在东北开矿山、经营煤矿等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导致当地出现了诸如辽宁鞍山等典型的煤铁复合型工业城市和工矿资源开发型城市。

这些城市的崛起,随之又带动了工商业、运输业、服务业等等行业的发展。

这些劳动密集型的第二第三产业,需要招募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因此他们只能开出高价从外地招募人口前往当地。

这样的第二第三产业,朱高煦也能效仿,毕竟明代发达的冶铁技术致使煤炭价格变得昂贵,而东北的资源不用多说。

不管是煤炭还是树木,东北的燃料资源都要比关内除山西以外诸省更为丰富。

别的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