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采取的是分学科分领域甚至是细分研究方向的方式来进行的,但这种细分也有很大的弊端。
在需要多学科协调的时候,相互之间的“交流”是有很大的成本的,所以有跨学科的“新生学科”出现。
而新生学科的专业人士,往往需要对两个甚至多个学科的知识都了如指掌。
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学的越多越难以精通。
而这种跨学科的人才,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扮演的是润滑剂或者是中间桥梁的作用——跟双方进行沟通和交流。
“这个过程是不是可以由ai来替代呢?”
纪弘也没心思听会议上专家们在讲什么了,他在梳理着自己脑海中这一套东西的逻辑。
逻辑其实非常简单,往小了类比——就像小学生读课文一样,遇到了一个不认识的字,不会读,也不懂是什么意思,甚至影响了整个一句话都不明白了。
这个时候去翻翻字典,查到了它的读音和释义,哦,懂了,然后套入整个句子,瞬间理解。
纪弘脑子的这套产品就类似于这么一个词典,只不过,通过自己的感官、外界的信息,比如现在——会议的声音,自动的帮你去查询去搜索,然后反馈到人的眼睛或者是耳朵里,帮助自己理解整场会议的内容。
如果不局限于这场会议,而是套入到日常研究中:我是一个设计师,原本是设计机器狗的,这个狗在地球上已经设计出来了,跑的非常溜。
但现在月球探测需要这么一个东西,有什么差别呢?我不懂!
正常情况下,我需要去找相关的专家去共同的研究,或者自己去学习去查找相关的资料:
月球与地球重力不同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月球上没有空气、月球的昼夜温差大,在一个自转周期内,温差可以达到310c、还有月球的地形、传感器的工作等等等等都有不小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