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两个入胡骑。”
“除了仆多,你还认识谁?他们原是去病手下,现在也不知道都散在哪里了。”
“除了霍大司马,谁能同时压得住那么多心高气傲的将领。”江校尉半感慨道,“好在有卫大司马,对那些好战的,不喜束缚的人,要么安置到了地方,就是安置去了西北新郡。只有赵破奴还在他手下,而八校尉里面,除了仆多,还有一位田千城,是射声校尉。”
田千城?卫子夫已记不得这个人了,而且她脑子里还在想着另外的事。
补充的良家子弟,可都是多少有些身份背景的。从卫青开始,良家子弟和微末打拼而起的将领,争锋争强就没断过。
若不是去病走得早,大概还有一场声势浩大的地位变化。
那李广利,会不会从这个上面做文章?
“或许他是想参与期门的补充?南越等地的新郡,可是没少从期门、侍中里选人。”卫子夫缓缓的说出她的想法。
江校尉和计蕊同时豁然开朗,郎中令徐自为是跟着刘彻走的,可他手下的期门、郎卫等等,并不是全部跟着刘彻走的。
那些跟着走的人,最有机会被委以重任,所以每次回来都要选人补充,良家子弟们也都争得热火朝天,自然,想办法走后门进来的人也多了。
就算徐自为和公孙贺再厉害,人却不在长安,有王温舒和杜周帮忙,别说跟侍郎、期门里面的良家子弟有交集了,就是知道要走多少人,又要补多少人都很够用了。
有多少兵,就要有一定的将,就要选多少人。
这个消息卖出去,多得是人买。
江校尉和计蕊又不是没有在年轻时候,被各路人马打探过,卫大司马要带几个将军?几个校尉呀?霍大司马选人什么标准呀?
他俩也收过钱,给过消息,“就是公布的那些人数和标准,没有内定,去争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