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央行就会进行干预,来稳定汇价。
但芬兰这次的情况又不一样。
所以鲜少有普通人采用利差套利来实现个人财富增值。
原来把钱换成德国马克存到德国的银行,每年的收益要比存在国内高出4%-4.5%。
于是毫无悬念的,刊载了专题报道的这期报纸卖脱销了。
“《赫尔辛基新闻》报上说了,德国银行的利率已经涨到了5.5%,比芬兰的银行利率要高出四个点,我们可以把钱取出来存到德国的银行去。”
大部分芬兰人虽然是第一次听说利差套利这个名词,但专题报道中的解释他们一看就明白了,再仔细思考一番后,很多人恍然大悟。
所以这里面不存在汇差的问题。
芬兰马克采取的是联系汇率制,联系的目标货币就是德国马克。
在没有汇差的情况下,通过利差来进行套利交易,那简直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消息当然是真的,赫尔辛基新闻报上面都报道了。”
了解清楚情况后,安妮斯顿很快就做了一期专题报道。怕被芬兰政府找麻烦,她在专题报道中仅讲述了事实,没有对这种现象做出任何评价。
为了让报道更有可信度,她还附上了对一部分已经开始进行利差套利操作的市民的采访。
芬兰总共不到500万的人口,其中至少有60万人看到了这份报道,所形成的舆论效果绝对是核弹级别的。
在正常情况下,芬兰马克会随着德国马克的波动而波动,相互之间的汇率比价只允许在一個小范围内浮动。
“天啦,你说的是真的吗?我现在就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我妹妹。”
“……”
“嗯嗯,明天抓紧时间,好的,就这样吧。”
当晚,类似的对话在无数个家庭中上演,消息像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