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探测,和转载荷问题。
难度直线飙升,没那么容易。
可民用的就不需要考虑这么多了,无非就考虑两点,工业级用途还是消费用途。
所谓的工业用途会稍微复杂点,比如打农药,电力巡检,应急救援或者航空拍摄和测绘之类。
这类块头要求比较大,陈钧投入的精力不算多,毕竟一个刚起步的创业小公司,也没必要步子跨那么大。
一上来就专门干最难的啊。
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消费型方面,也就是供人消遣娱乐的。
这就简单多了。
其核心不过是要求轻巧一些,方便携带,多在续航方面下功夫,任务载荷,遥感技术,数据传输也对标军用基础版的标准来设计。
陈钧有信心自己构造出来的产品,借助后世的一些技术,能够完爆目前市场上所有的民用版本。
前几天,林小东牟足了劲的想创业,还特意去市里买回来好几台样品。
陈钧也试了下,目前世面上的民用无人机,还正处于初始阶段,电池使用寿命短,价格昂贵,飞行稳定性差,传感技术受到的限制也很大。
包括通信系统都很脆弱,在一些磁场较强,或者两台近距离操控飞行都能受到影响。
这些问题对于陈钧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借着他对电子装备的了解,消费型无人机,最重要的无非就是遥控,飞控,电调,电机,螺旋桨,电池和机架。
陈钧在设计时,采用dsss抗干扰模式,pwm信号格式进行信号处理。
率先解决通信系统脆弱的问题,在抗干扰方面,国内没有任何机构比军方更在行了。
至于飞控系统,陈钧将后世的军用无人机接线简化数十倍,画出一张apm接线图。
这飞控接线的方式都不一样,但陈钧属于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