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不是大部分都是网上卖的吗?没想到这次实体店这么多人。”
刘施诗笑着解释:
“这次全网都没多大折扣,很多人又想一睹为快,干脆买实体了。
再加上前期宣传做得好,笙哥名气摆在那,大排长龙不出奇。”
尽管杜笙还没回来,但这次英文专辑在国内的宣发不错。
奇迹唱片利用国外的热度和好评,来提升国内听众对杜笙专辑的期待值。
因此,最近几天,线上线下及各大媒体平台都在报道杜笙的消息:
【杜笙再创奇迹,两首单曲登顶公告牌冠军!】
【杜笙在芝加哥举办签售会,现场人山人海!】
【泰勒:与杜比唱功,我自愧不如。】
【《福布斯》专访,八页内容介绍杜笙,历史首次!】
【索尼音乐总裁:请擦亮眼睛,杜的新专辑即将破纪录!】
一开始,以上一些报道是奇迹唱片借势推流。
但后来就成了各大媒体自发传播的内容,因为写这些新闻能吸引大量读者。
这也算是少见的“粉丝经济”现象。
此外,泱视也做了专题系列报道,这也算是另一种支持。
这些话题在网络上越炒越热,直接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讨论狂潮。
刘怡霏几个丫头今天来唱片店,除了凑热闹外,也有探探虚实的心思。
发现杜笙的英文专辑都有排长龙抢,她们不心服口服都不行。
提着大包小包出来坐上车后,刘施诗习惯性刷手机看新闻。
她最喜欢的就是那些夸杜笙的文章,看着看着心情也能开朗。
可没过多久,她的俏脸就开始变了。
原来薪浪网上突然爆出一篇标题特别扎眼的文章:
《信息茧房有多恐怖?揭穿杜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