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玉书的想法并非是空穴来风,像「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这一类的评选本就是舶来品,人家西方人搞这套评选可比国内早多了。
临近世纪末,不光是国内和大中华区的文化界在忙着搞各类百年评选,国外的文化界也不外如是。
「应该有吧,不过要是影响力不够,也不一定能传到国内。」
陶玉书闻言轻笑,「这你就说错了。只要是稍微有点影响力的评选,肯定会有人给搬到国内的。」
九十年代末,国内新闻界和文化界崇洋媚外的风气达到了顶点。
什么「日本的马桶水可以喝」、「德国的下水道能跑车」,只有公知们不敢想的,没有他们不敢说的。
陶玉书经营传媒集团,对于国内的一些风气也非常了解。
这样的风气凭个人意志很难扭转,不过反而有时候倒会给她提供些帮助,比如现在的评选。
她笃定,只要有英文媒体搞这一类的评选,国内大概率是会有媒体转载的。
夫妻俩说笑着,家里的电话铃声响起,林朝阳接起电话,是人文社打来的。
「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的评选刚刚出炉,人文社打算牵头搞个座谈会。
作为当代作家中唯一一位两部作品上榜的人,林朝阳自然不能缺席。
一周之后,文采阁。
今天的文采阁群星闪耀,百部入选作品抛去了过世之人,在世的来了绝大多数,少数几位没有到场的,也是因为年纪过大,重病缠身。
「朝阳,好久没见了!」
「朝阳老师!」
来到会场内,一个个熟人都热情的上前跟林朝阳打招呼。
王濛、宗璞、程忠实、谟言—·
除了这些老熟人,还有湾岛的陈映真也来了。
此次「百年百种优秀中国图书」的评选,湾岛也